2025年10月24日晚上,重庆大学生命科学爱好者协会开展以太空生物学及受控生态生命保障系统为主题的科普讲座。本次活动邀请了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教育部深空探测联合研究中心太空生物学实验室科研人员董攀担任主讲嘉宾,从多维度向同学们展示生物科学的魅力所在,科普太空生物学相关的知识。

董攀老师从太空生物学(Astrobiology)的研究范畴引入,她提到,人类对地外生命的探寻从未停止,科学家们通过望远镜、太空探测器、陨石分析等手段不断寻找生命的踪迹。她系统讲解了受控生态生命保障系统(CELSS)是解决如何在地外环境中实现食物、氧气和水的自给自足这一问题的关键技术。
董老师重点展示了由重庆大学牵头研制的嫦娥四号生物科普载荷——人类首个地外星球受控生态实验。该载荷搭载了马铃薯、油菜、棉花、果蝇、酵母等六种生物,构建了一个微型密闭生态系统。在月球极端环境下(温差达300℃),通过水溶棉技术、导光管均匀光照、耐高压密封罐体等六大技术创新,成功实现了棉花种子发芽,诞生了“月球第一片绿叶”。

讲座内容丰富有趣,以大量的案例深入浅出的向同学们展示了太空生物学的学科知识,不仅揭开了太空生命科学的神秘面纱,让同学们参与了一次生物科学的知识盛宴,更激发了青年学子对星际探索的无限热情。
摄影:田萌
审核:熊健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