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工作

青春足迹丈量长江脉搏:重大生命学子探寻忠县库区发展密码
发布日期:2025-07-20    作者:徐煌鑫 刘婷婷

2025年7月13至18日,重庆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本科生“江岸青行实践团”奔赴三峡库区腹心——重庆市忠县,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以青年学子足迹探寻三峡库区民生发展。实践团深入基层一线,触摸历史变迁,感悟移民精神,以青春视角探寻库区发展的深层脉络。


1 重庆大学“江岸青行实践团”全体成员出发前合影

 

网红渡船:水上交通的百年见证


图片包含 人, 室内, 年轻, 男人AI 生成的内容可能不正确。

2 实践团成员在“渝忠客2180”渡轮上与菜农交谈

实践团首站登上了“渝忠客2180”网红渡船。悠长汽笛划破寂静,东边旭日驱散薄雾,成员们采访了船长与乘客,了解这条百年航线的运营现状与民生价值。斑驳的船舱与往来的人流,诉说着长江黄金水道在乡村振兴中的独特作用,也见证了水上交通从“生存依赖”到“文旅符号”的时代转变。


3 实践团成员在“渝忠客2180”渡轮上帮助菜农择菜


洋渡镇:倾听田野间的振兴脉动


4 实践团成员与洋渡镇副镇长周华敏开展座谈

从洋渡镇副镇长周华敏的详细介绍中,实践团成员了解了当地特色农业与长江流域生态保护协同发展的创新路径。根据介绍,团队成员穿行于街巷村落,与居民围坐畅谈。“柑橘园建起来后,家门口就能挣钱!”一位老奶奶分享着产业落地带来的变化。朴实话语中,库区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坚韧追求清晰可感。


图片包含 户外, 建筑, 男人, 卡车AI 生成的内容可能不正确。

5 实践团成员与洋渡镇当地居民畅谈


历史深处:移民壮歌与文脉传承


一群人站在涂鸦墙前AI 生成的内容可能不正确。

6 实践团在忠州博物馆三峡移民精神展前合影

走进忠县史志办公室,泛黄的档案与移民纪实将同学们带回三峡大坝建设的峥嵘岁月。“一城搬迁,万人同心”的壮举震撼人心。忠州博物馆内,从巴蔓子将军的忠义传奇,到汉代井盐的辉煌遗存,再到移民新城的规划蓝图,千年文脉与当代奋斗在文物展陈中交相辉映,勾勒出忠县“因水而迁,向新而生”的壮阔图景。


7 实践团成员在忠县史志办公室翻阅相关材料


青春作答:在行走中读懂中国


文本AI 生成的内容可能不正确。

8 实践团在忠州博物馆参观

从渡船甲板到田间地头,从档案库房到文物展厅,实践团成员徐煌鑫同学深有感触:“我们触摸到的不只是历史,更是库区人民用汗水书写的未来。这份‘舍小家为国家’的移民精神,是青年成长最厚重的滋养。”正如忠州博物馆三峡移民精神展中“百年宏愿,筑梦三峡”前言所说:“浩荡大江,大美三峡,承载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未来”

江水奔流不息,奋斗未有穷期。当青春的脚步踏上库区热土,重大青年在行走中读懂了三峡移民的家国情怀,更见证了新时代“绿水青山”理念的生动实践。江岸青行,步履不停,这份来自长江之畔的青春答卷,正汇入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澎湃浪潮,书写着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审核:熊健汝

拍摄:张桄宁、徐煌鑫、农松林

 

extend1 extend2
extend3 extend4